来源: 浙江在线
光明敞亮的城市书房、温馨典雅的文化驿站、活动丰富的文化礼堂……这样的文化坐标,已经越来越密集、频繁地出现在浙江的文化版图上。将这些文化坐标串点成线就会发现,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一个个“文化小聚落”已经逐渐成型,将普通群众的文化生活装扮得越来越多姿多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省两会期间,如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成为代表委员热切关注的话题。 城市有“书房”,乡村有“客厅”。被称作“村庄客厅”“乡愁基地”“精神家园”的文化礼堂,早已遍布浙江乡村。 在基层文化战线工作了13年,省人大代表、温岭市文化馆馆长、社员张一彦一直对文化礼堂建设有着很深的感触:“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大家已经不满足于看,而是要更多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这其中,文化礼堂就是百姓参与活动的场所。” 张一彦代表十分关注十方面民生实事中的“新增农村文化礼堂3000个”。“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文化礼堂不能成为摆设,要成为百姓的精神家园。”他说,在不断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如何打造有文化内涵、有温度、有深度的文化礼堂,吸引群众到文化礼堂开展各类活动,使文化礼堂真正成为老百姓想去、爱去的地方。 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省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