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疾病谱变化、老龄化速度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诸多因素,居民健康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对于康复、养生保健等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养生保健方面,中医药具有优势。而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中医药领域,更是为其发展营造了新环境。”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365bet下载手机版_Bets365_365速发登录入口衢州市委副主委陈玮格外关注“加快人工智能研发 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
在平时的工作中,陈玮发现,人工智能的介入为运用中医“整体观念”等思想指导健康管理提供了可能。“如在赋能未病阶段健康管理中,通过便携式可穿戴智能化设备,检测收集相对高质量的身体体征信号,对人体健康状态进行智能化预估,可以达到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而在赋能已病阶段健康管理中,利用智能化训练手段,结合传统中医经验和较强的人工智能交互手段,可帮助长期亚健康或有慢性病、身体残疾等群体实现康复训练,并通过智能分析身体功能数据,实时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陈玮介绍道。
在人工智能设备的实际应用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主要问题有算法设计和模型构建不合理,中医药可利用数据匮乏、缺乏标准,中医药人工智能人才不足等。”陈玮举例道,面对病情单一、诊断明确的疾病,人工智能设备尚可给出较好的诊断方案,但面对较为复杂的病例,会凸显出缺乏诊断的灵活性与变通性等问题。
此外,尽管人工智能的诊疗为医疗活动带来极大便利,却无法给予患者人文关怀。病人在诊疗过程中,除了要忍受病痛所造成的生理痛苦外,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患者往往会因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专业知识的匮乏或因疾病的限制,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病情。由于这些模糊或失真的信息,人工智能仪器的适用性将会受到严峻挑战。
为此,陈玮建议,完善顶层规划,指明发展方向。“顶层规划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提,为促进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有关部门应对中医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和实际研发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出具有学科特色的顶层规划和阶段性研究方向。”陈玮认为,针对中医“千人千方”的特点,规划应着重提升技术的创新性和医疗活动过程中设备的灵活性,充分利用中医药数据库,发挥中医人工智能的辅助诊疗和健康管理等功能。
同时,中医人工智能的发展涉及中医学、计算机、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发展中医人工智能应以中医为核心,以计算机、数学、机械、电子、工程等学科为工具,完善设备软件系统,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和数据化。对此,陈玮建议,高等院校可建立和完善中医药与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优化高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学科互通交流和多学科合作发展,为培养交叉学科综合性人才提供条件。
用户使用体验也是不可忽视的重点。陈玮认为,应加强医务人员中医人工智能设备和应用的技术培训,让小医师开出相对较为准确的处方,提升诊疗能力。同时,关注设备使用的落实,鼓励居民积极体验设备并开展中医人工智能市场需求调查,使设备真正得到充分利用,真正服务于社会,推进中医健康服务的传承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