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信
世界防腐蚀权威杂志《腐蚀科学》亚洲籍的编委只有两位,其中一位就是中科院院士、365bet下载手机版_Bets365_365速发登录入口中央委员、浙江大学教授曹楚南。作为我国腐蚀电化学研究的倡导者和学术带头人,几十年来,他把所有的心血和精力都奉献在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上,取得了卓着的成绩,实践着科教兴国的理想。
“防腐落后,触目惊心啊!”
提起自己从事腐蚀与电化学研究的初衷,曹教授深有感触。据有关调查统计材料反映,每年由于腐蚀所造成的损失竟达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4%。在腐蚀作用下,世界上每年生产的钢铁中就有10%被白白消耗。作为一门交叉边缘学科的腐蚀电化学,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的意义和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由于防腐技术的落后,轮船下水没有多久,就要靠岸进行维修;埋入地下的金属管道过不了多久就渗漏;舰艇和其他武器性能的好差,在相当程度上也取决于防腐技术。以前,我国不得不向国外进口大量优质钢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生产不出足以有效防腐的钢材,严重地制约着我国高质量的现代化机器设备的生产,制约着整个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1997年5月中旬,由曹教授和另一位中科院院士肖纪美教授主持召开的"97全国石油石化用材研讨会上,有一个资料讲到,国内某大油田近10年中,输油管穿孔3338次,更换管线53.7公里,其中有一条管线共穿孔1200多次,更换管线费用700多万元,跑油1500多吨,污染良田200多亩,有口油井,相隔不到半年,更换油管就达1100多米。这些损失都源于防腐工作的滞后,多么触目惊心啊!曹教授认为,发展和提高我国的防腐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不单单是广大防腐科技工作者的重任,更应引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就在那次会上,在曹教授联同有关专家的大力呼吁和推动下,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腐蚀与防腐学会三家联合,提出会后就对中国的石油石化行业金属用材的腐蚀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摸底调查,并提出防腐对策,准备于适当时候向有关领导作一专题汇报,以期进一步引起全国上下对防腐问题的高度重视。
“要多下笨功夫”
1952年,22岁的曹楚南于同济大学化学系毕业,分配到中科院物化所工作,后又调任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工作。 曹楚南参加工作之时,正值新中国诞生不久,百废待兴。腐蚀科学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曹楚南对当时窘迫的条件,至今还记忆犹新:国内没有先进设备,找不到相关的书籍、资料,就连一本杂志都难找到,他就千方百计地与人合作,连续翻译了三本国外专着,接着,他又自己单独翻译了两本,为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1959年,一件偶然的事情,对曹楚南以后的科研工作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当时他的业务领导余柏年先生带领其他同志所做的"铝合金的阳极氧化研究"报告出来后,让曹楚南复查一下。曹楚南发现,同样的研究结论在国外已有,但从已有的一大堆数字中,他似乎发现了一种隐藏的新规律。为了论证,在当时既没计算机,也没计算器的条件下,他向别人借了一本五位对数表,躲在实验室中夜以继日地演算起来。一连几个星期下来,瘦了一大圈的曹楚南终于证实了自己的观点,还进而提出和论证了四个推论和两个阐述,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突破。从这件事中,曹楚南得到深刻的启发,那就是“在研究工作中要尽可能想得深入一些,全面一些,要多下笨功夫。” 献身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他无怨无悔。艰辛的付出,获得的是丰硕的成果。至今,曹教授已取得研究成果16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5项,获国家和院、部级奖励12项。他已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着4本。他还先后荣获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吉林省劳动模范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1982年,他参与创建了中科院腐蚀与防护研究所。1986年,他又与同事们一道在国内创建了第一个腐蚀科学开放实验室,并任主任至今。他现任《中国腐蚀与防腐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主编,《材料保护》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中科院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曹教授1994年6月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后,即着手创建了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化学研究所,并任所长,开始了又一人生新旅程。
三峡工程指挥部如获至宝
曹教授总是不断地提出许多新的创造性的理论和观点,推动腐蚀电化学理论的发展,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和实践。 早在20世纪60年代,曹教授在参加四川含硫天然气井防腐攻关中,创造性地提出缓蚀剂的"后效"概念及增强后效的途径,并应用于生产,有效地解决了气井因硫化氢腐蚀而造成油管断裂和气井爆炸的实际问题,该项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 1979年,他首次提出我国要在腐蚀电化学领域进行开拓,并要有所作为的观点。1985年,他在自己的专着《腐蚀电化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腐蚀电化学理论体系,并纠正了一些沿袭的错误观点。该书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惟一论述有关金属腐蚀过程的电化学理论专着。 他的“利用载波钝化改进不锈钢钝化膜稳定性”的理论,为提高不锈钢构件的耐蚀性和应用范围开辟了新的途径,引起国际理论界的瞩目。世界腐蚀学界权威、美国的F.Manfeld教授得悉这一研究成果后,大为惊叹,主动提出要与曹教授合作进行有关研究。他的“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在国际同行中引起了轰动。在1989年第一届国际EIS学术会议上,曹教授作为亚洲惟一的与会代表,以此为题在会上作了特邀报告。他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完成和发表的一系列论文,标志着我国EIS研究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继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取得一系列成果并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之后,曹教授又在“八五”期间担任了国家级重大项目“我国自然环境腐蚀数据积累及基础研究”的主持人。该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科委共同组织,并得到12个部门的联合资助,由22个单位、16个课题组、200多位科技人员共同研究。在曹教授的主持下,项目组经过5年的联合攻关,持续积累有关数据12.5万多个,并验证发展了一批具有重要意义的材料自然环境腐蚀的新现象和规律。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是,项目组向当时正在筹建中的“三峡”工程及时提供了“三峡站材料埋地33年的土壤腐蚀数据和试验研究结果”,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三峡工程指挥部更是如获至宝,认为该成果为三峡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解决了许多重大的实际问题。项目组还把研究成果及时地提供给秦山核电站、广州电信局,大庆、大港油田,武汉、济南钢铁厂等单位。为这些单位在从事国家重大工程防腐蚀设计与选材、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材料等过程中有力地发挥了指导作用。 曹楚南教授全身心地致力于学术研究,他说:"我调浙大来时,已经64岁,年龄越来越大了,应该更加抓紧在业务上多做一些工作。虽然“年龄大了”,可曹教授那种对事业矢志不渝的追求之心,却永远年轻,他还在不停地创造着更加辉煌的明天!
本文摘自《情系中华》 1998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