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日 摘自社中央网站
“宁静致远”,“上下求索”,这分别出典于诸葛亮《诫子书》和屈原《离骚》的八个字,并肩站立在“浙江大学工程及计算机图形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工程图学教学基地”两行大字的上方浙江大学校标的两侧。365bet下载手机版_Bets365_365速发登录入口社员、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所所长、教学基地主任谭建荣教授说,“这个布局是我设计的,这八个字,也可以说是代表了我对人生、对事业的理解和追求。” 确实,各种各样的研究所、基地、实验室的“牌”,在大学校园里是最平常的景观了,但把“座右铭”标识在“牌”上,不可不谓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沿着这道独特的风景,认识创造这道风景的人——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也就不难了。
非志无以成学
谭建荣今年52岁,这个年龄段的人,都能理解什么叫“求学无门”。1970年,谭建荣16岁,初中毕业后进湖州机床厂当了机械工人。艰难的经历,顽强的毅力和对科学始终不渝的追求,使他铸就了孜孜不倦的好学,好钻研的性格。当时谭建荣的住所只有五、六个平方,事实上只是用水乡最多见的芦苇杆在楼梯下隔出了一片相对独立的空间,在这里,他迈出了求知的第一步。在大多数人还对“高等数学”知之不多的时候,他自学了大学课程,做完了《数学分析7000题》。在小屋的墙上,数学公式和图表是陋室最美的装饰画。在文革结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始招生的时候,他成为电大首届学生,边工作边学习,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他对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都充满了兴趣,他在三年中修完了两个专业的课程。1985年,谭建荣凭着成绩上的强势弥补了学历上的劣势,以同等学历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成为该校机械学专业的研究生。 1987年,他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来到浙江大学工作。7月11日,谭建荣到浙江大学报到,学校按常规通知他8月31日开始上班。他一想,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不能就这么无所事事,就径直找到了当时的机械系,要求提前工作。当晚,他便在教学楼的一个仓库里住下了,第二天就参与了教研室老师们的科研。“白天和同事们一起,晚上就一个人在仓库继续干。”这一干就是20年,而且20年不变,一天三个单元时间,上午、下午、晚上,只要不出差,同事和学生都可以在研究所见到他,从年初一到年三十,天天如此。同事们说,他成果累累不是偶然的。 在浙大,谭建荣师从梁友栋教授和彭群生教授,攻读了应用数学的博士学位,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他获得了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 49位获得者中,谭建荣是为数不多的中国培养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和副教授技术职称,在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以连续的出色成果,谭建荣相继被特批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非学无以广才
2005年,四年一次的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奖结果揭晓,浙江大学获得了两奖一等奖,消息传来,举校为此欢欣,谭建荣的喜悦却比别人更深一层,因为获奖项目之一“工程图学特色平台的探索实践与教学基地辐射”就是对“浙江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工程图学教学基地”人才培养实践的提炼和总结。 作为机械工程重要基础课的工程图学教学基地负责人的谭建荣,带领他的团队构筑了五个平台,即基于高新技术与经典内容相结合的图学素质公共平台、面向多层次多类型的工程图学立体化教材平台、参与式交互式工程图学实验平台、自主式研究型工程图学学习平台和以人为本的工程图学教学基地可持续发展平台,带动和引领了全国高校工程图学这一量大面广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程的改革,得到了全国同行的普遍认可。2005年上半年,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下半年,他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温家宝总理的接见,一年中两次走进人民大会堂,科研教学双获丰收。 谭建荣是个科技工作者,但身在浙江大学,他说,我首先是老师。作为老师的谭建荣,他要求他的学生,每个人每学期要“做好一件事,写好一篇论文,做好一个报告”。其实与这“三个一”对应着的,是他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述能力。刘振宇跟着谭老师完成了硕博连读。刘振宇说,我们研究所的博士生每周都有一次研讨课,在每学期开学的时候,我们排出一张表,讨论课的安排循序渐进,大家在一起交流课题进展,讨论和完善新思路,谭老师在讨论课前对我们的讲话是宏观的,对每位主题发言的同学的指导又是微观的。谭建荣说,“我认为作为一个工科领域的学者,最好的基础性知识结构应该是‘数学、物理、中文’加‘外语、计算机和工程图学’”。他特别强调说,中文不是单指会说中国话,会写汉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使谭建荣对自己、对学生除了在科研上一丝不苟外,在学术论文的文字表述要求也达到“叫真”的地步,一篇论文,除了要有思维的创新点,要有学术上的贡献,还要“优美”,使人读来有节奏感、有层次感,“科研论文也可以写得很优美”,这是他常对学生们说的话。 他对学生的承诺是,决不耽误学生的学业一天时间。他的学生都知道,谭老师经常出差,但这不要紧,每次出差前,他都会安排好研究生们各自的课业,如果出差时间比较长,学生有紧要的事,比如论文要投稿了,要让他签意见、有新想法要与他讨论,那么短信、电子邮件,都是随时随地与学生交流的手段。大多数人出差回来总是先回家,但谭建荣不是,如果踏上杭州的地面没有超过午夜时间,他总是先去研究所,因为他知道,他的学生和同事这时候一定还在工作。
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断学习和不断提高是人生永恒的主题。”谭建荣说,“在浙大20年了,我只是换了种方式学习,通过研究来学习。所谓研究就是不断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困难,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工程实际出发,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返回工程应用的方式,就是现在谭建荣作为一个学者的学习方式。 谭建荣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企业调研,寻找应用中的问题。在与企业的长期接触中,谭建荣发现,国产机械产品的开发周期较长,导致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产品设计阶段决定了产品生命周期累计成本的70%-80%,对定制品的交货时间、总成本和质量都有重要影响。”在对200种国产机械产品的抽样中,这些产品的平均开发周期长达18个月,而在美国,由于运用了“大批量定制”技术,早在1990年,产品的平均开发周期便只需3个星期。这一差距,促使谭建荣下决心找出实现“大批量定制”的奥秘所在。 经过建模和多次反复论证,结合国产重要装备和国内企业的特点,2002年,谭建荣团队提出并用软件实现了批量与定制相结合的大批量定制的技术体系,形成信息化的大批量定制设计制造系统,可实现大批量定制的高效率低成本设计制造,为解决设计个性化与低成本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保障。这一科研成果在企业应用后,大大扩大了企业的产品种类,如使以往需要半个月才能完成的电梯设计方案缩短到4个小时就可完成。对大型订单定制的设计时间也由原来平均42小时缩短为6个小时,设计周期达到了国际同等先进水平,企业产品也因此打入了国际市场。 针对制造企业的需求,谭建荣又提出整数维与分数维相结合的特殊状态建模与数学样机集成技术,在一批关键产品和重工军工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他提出的数值与几何相结合的复杂装备多部件关联、多层次配置与多参数分析计算设计技术,从设计上提高了装备产品的整体性能,在国产重要装备设计中成功应用。发表的论文被引用1600次,其中代表性的48篇论文他引746次。 在过去的20年中,谭建荣将自己15年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工作经验与理学博士的理论基础相结合,将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将工程科学研究与工程教学相结合,为我国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做着自己的贡献。他说“成绩只代表过去,即使是院士,主要任务仍是推进科学发展,为实现我国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现代化努力。” (单泠 傅炜琳)
|